張堯學院士談透明計算與云計算操作系統 |
發布時間: 2012/9/10 15:36:57 |
張堯學院士在“透明計算/云計算.產學研討會”的發言中首先回顧了信息技術發展經歷的幾個歷史階段:一是從大型機向桌面機轉型時期,出了微軟和英特爾;然后是桌面機向網絡轉型時期,出了思科;再后來WEB時期又出了個Google;而現在正處于移動互聯網時期,也是計算機、泛計算機等的大發展時期,將會出現什么樣的企業、由什么樣的技術來引導信息產業及其他各行業的發展,他提出這是值得大家思考也是個很有興趣的問題。
“核高基”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為什么如此重要,有哪些東西要做,張院士做了詳細闡述。他說,“核”是核心元器件;“高”是高端芯片;“基”是基礎軟件,簡稱為“核高基”, 其實就是操作系統和CPU。中國怎樣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和CPU,一個是產業,一個是安全。對于這兩個核心的操作系統和CPU的發展一直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收復失地的戰略,通過分析微軟的操作系統占據市場的百分比,其他的CPU占據市場的百分比,然后我們去收復,但是這種戰略執行起來非常艱難。另一條路線是在信息產業或者信息技術新的發展點上,我們要去做人家沒有而我們有同時又和國際兼容的東西,這個就是要中國特色、國際水平。中國特色就是我有而別人沒有的,國際水平是指要與別人能夠兼容的。這樣才能取得在信息產業鏈上的話語權,可以去跟人家討論,可以進行互換,這是知識產權問題。 這兩條路線的斗爭一直很激烈,反映在項目實施上也是兩方面都有涉及,傳統的收復失地在做,有新的機會我們也會按照國務院領導的指示抓緊做,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我們互聯網的操作系統在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資源中心、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和瀏覽器等方面設置了大批項目,這些項目中有的企業做得不錯,有的不理想。我們怎樣把項目實施的思路和企業的發展能夠緊密地結合,這是一個大問題,我覺得我們首先要對這個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解決。 我現在是核高基的技術責任人,我首先從我們擬的第一個項目網絡計算的操作系統,來具體談一下透明計算、云計算.的操作系統。 “云計算.”這兩年不僅在信息技術產業,在其他各個行業也比較熱。但是究竟云計算.是什么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一些公共的理解。我在2008年10月31日與Google總部Alfred Spector副總裁交談時,他們認為云計算.首先是存儲和計算分離,而清華大學的陳文光教授認為存儲和計算是不可分離的。我認為陳教授所指的分離應該是兩個概念,一是邏輯上的分離,一是物理上的分離。物理分離可以把數據包括程序放在服務器里面,可以根據需要去用計算程序進行計算,然后給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邏輯分離是對原來數據庫內的數據進行操作,那么這個數據庫里面有哪些數據,在什么位置是清楚的而且是不可以擴展的,想要擴展必須要重新編輯。但是云計算.或者說網絡上的搜索是不一樣的,因為Web可以任意擴展,它他與搜索引擎沒關系,它他的程序跟計算工具和計算本身來講,沒有在程序上的引擎。比如我擴展了一個Web,你不用再去改我的搜索引擎。但是安裝數據庫這個需要修改,比如說我們擴展以后,我增加了一些東西,那么它他與搜索引擎沒關系,他的程序跟計算工具和計算本身來講,沒有在程序上的引擎。比如我擴展了一個Web,你不用再去改我的搜索引擎。但是安裝數據庫這個需要修改,比如說我們擴展以后,我增加了一些東西,那么他對這些程序進行一些稍微的變動。 Google可以說從后端、從服務器怎么搜索、怎么找Web往前走來看待云計算.,而微軟對云計算.的看法與Google不同,他是從用戶這一端往后端走,所以微軟提出來的是端和云的結合,微軟主要強調的還是怎樣用微軟的操作系統內核的桌面+移動+家電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前端的網絡和服務平臺。微軟現在在手機上做了Mobile,在桌面上是Windows7,當然在家電方面他原來也有一個但不太成功,現在我估計還是在繼續做,因為微軟有一個但不太成功,現在我估計還是在繼續做,因為他已經公布了3C合一的戰略。 我個人總結為,云計算.是在整個環境變化的條件下產生的一個新的技術概念。此處的環境變化就是指整個網絡的出現使得原來資源管理以單機為主變成了以網絡為主。再有就是原來的計算機是以計算為中心的,隨著網絡的出現和應用的不斷變化現在是以數據為中心,甚至有人也提出來數據是核心競爭力。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有很多,但數據是核心競爭力,數據的變化會帶來整個生活包括很多決策的變化,因為數據決策一不準確決策決策一不準確數據就不準確,如果數據準確一切都有變化,所以現在有一個特點就是以計算為中心正在向以數據為中心轉移。 再有就是大家以前買軟件強調的是資源共享,現在是在向一個“服務共享”為主轉變。大家都在講不要軟件要服務,如果不要計算機只要一個服務器,可以提供給你所要的服務,根本不用管誰在后端給你做計算,這就是我們講的透明計算。計算要對用戶透明,不要去把計算的過程和計算的操作告訴用戶,用戶只需要服務就行了。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認為云計算.應該是存儲和計算分離的,另外存儲規模是要海量化、是要分布式的,而且這個數據是要結構化和非結構化都存在的。因為現在的Web都是半結構化的,是有結構的。所謂非結構就是不同的,比如每個圖紙、每個講話的聲音、一些圖像等比如每個圖紙每個講話的聲音一些圖像不經過特定的格式,能夠存儲到計算機或者存儲到你的服務器里面去。再有運算應該是分布化、并行化的,再一個是我的前端應該是小型化的,就是你拿到外面去不要那么大,還有也不要帶那么多,所以應該是小型化、跨平臺或者是可移動的。再一個主要是應該是面向服務。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ibaosha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