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互聯網大佬們的路徑都是由其基因所決定的,可以說是他們的基因決定了創立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路徑,這又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宿命論,那我們一起看看幾個互聯網大佬的宿命吧。
馬化騰:產品經理的基因,重視產品體驗的騰訊
馬化騰則是徹徹底底的超級產品經理,他不擅長社交,技術出身喜歡給產品挑刺。他曾經說過:“我是騰訊最大的產品經理,任何一個產品我都會去看,要不然怎么能知道一個產品或者服務到底好用不好用,要不然怎么知道問題出在哪?”隨便一搜,可以搜出無數的說馬化騰反復使用評測某個產品,然后不斷精雕細琢的故事。
你不得不承認騰訊的QQ、微信等產品是做的最棒的,這和馬化騰的產品經理基因是密不可分的,因為老大重視產品的體驗,必然在公司形成一種自上而下重視產品的文化。也正是因為產品體驗做的好,才集聚起龐大的用戶群,成為互聯網和移動時代的第一入口,構筑起騰訊的流量帝國。
李彥宏:技術牛人的基因,強調技術為王的百度
看看李彥宏的簡歷:199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后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搜索引擎發展初期,李彥宏作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創建了ESP技術,并將它成功的應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具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李彥宏絕對是技術牛人,這也注定了其創立的百度是崇尚技術,并相信技術改變世界的公司。李彥宏對外反復強調“百度本質上是一個技術公司”,反復強調搜索技術的研究要追趕世界潮流等等。
其實還有很多基因決定宿命的例子,比如入錯行的張朝陽其實是個娛樂之王的基因,所以決定了搜狐會將更多資源放在搜狐視頻上而非搜狗;比如新浪的曹國偉是CFO出身,這決定了其將新浪微博早早出售股份,希望盡早商業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看來都是命啊。
馬云:老師的基因,公關第一的阿里
馬云呢?從小到大,馬云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高中考大學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數學只考了1分。但是后來在杭州師范大學英語系做了老師,依靠出類拔萃的英語和卓越的口才如魚得水。
當老師的經歷決定了其發展路徑,無論是喜歡精神教育使得阿里更加重視價值觀,還是高超的演講與口才使得其成為創業導師、數不清的馬云語錄,還是擅長利用媒體為自己造勢的公關高手,都離不開其老師的基因。
劉強東:零售老板的基因,注重供應鏈管理的京東
1998年,劉強東畢業后在中關村創業,說是創業,其實就是站柜臺賣刻錄機,做線下零售的經歷使其擁有深深的零售基因,后來在2004年全面轉向線上,但其還是用互聯網的方式做零售,本質上還是零售。因此,劉強東更愿意將京東稱為是一個供應鏈服務的公司。
互聯網和零售,電子和商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零售的路徑,決定了是又臟又苦又累的路徑,但一旦做成了別人很難追趕。于是劉強東選擇了買進賣出的自營模式,選擇了自建物流,也終于得到了騰訊的青睞。而阿里呢,則選擇了互聯網的方式,輕輕松松地實現萬億交易額,坐著數廣告的錢,但在崇尚鼠標加水泥的現在,阿里開始收購水泥、建菜鳥網絡。